2月4日,古茗(01364.HK)更新招股说明书,宣布计划于2月12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本次上市,公司将发行1.58亿股股份,招股价范围在8.68港元/股至9.94港元/股之间,发行后公司整体估值为202.46亿港元至231.85亿港元。按照9.31元/股的中间发行价估算,去除各种发行费用后,本次古茗将募资13.56亿港元。
招股说明书显示,古茗已获得龙珠、腾讯等5家基石基金的投资。

营收依赖高密度的加盟店网络
招股说明书显示,按照2023年商品销售额(GMV)和门店数量统计,古茗是中国最大的大众现制茶饮店品牌之一。
公开财务资料显示,古茗2021年至2023年收入分别为43.83亿元、55.59亿元、76.75亿元,经营利润分别为9.80亿元、10.45亿元、17.44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古茗收入为64.41亿元,经营利润为13.4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63%、3.86%。古茗主要收入来自向加盟商销售产品和设备,这块业务占公司收入的97%以上。
古茗的商业模式以加盟店为主。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拥有门店9778家,直营店仅7家。2021年、2022年、2023年,公司加盟店分别为5694家、6669家、9001家,加盟店增长势头迅猛。
古茗起家于浙江,采取地域加密的策略,在浙江、福建、江西等主要省份布设高密度门店网络。这一策略使古茗受益,不仅提升了仓储和物流效率,还降低了运营成本。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古茗共有22座仓库,其中月配送超过500家门店的仓库比月配送不超过500家门店的仓库,运营成本节约9%。此外,古茗97%的门店能做到两日一送的冷链配送,远超同行业其他品牌通常的四日一送且不保证全冷链配送的水平。
与其他知名现制茶饮企业不同,古茗未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开设门店。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古茗在二线城市门店数量占比为80%,40%的门店位于远离城市中心的乡、镇。值得注意的是,古茗门店主要集中在南方几个城市,与蜜雪冰城全国超过4.5万家门店的体量相比,古茗门店分布具有较强的地域性。
从募集资金用途看,古茗仅是计划用少量资金进行地域加密策略,公司会否向北方城市做重点布局,经济导报记者尝试向古茗了解情况,但其公开电话无法打通。
“新茶饮第三股”,派息17.4亿元
继奈雪的茶(02150.HK)、茶百道(02555.HK)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之后,新茶饮第三股即将“花落”古茗。
招股说明书显示,本次古茗预计净募资13.56亿港元。其中,所得款项净额约25%(约3.39亿港元)将用于扩充信息技术团队及继续提升业务管理和门店运营的数字化,约25%将用于加强供应链能力和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约20%(约2.71亿港元)将用于加强品牌建设和与消费者联系,约10%(约1.36亿港元)将用于持续推行地域加密策略的同时新招聘员工负责加盟商管理,约10%将用于聘用产品研发方面的专家及提升我们的产品研发能力;剩余的10%将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古茗1月份董事会决议通过,计划在2026年3月前向2024年底在册股东派发17.4亿元股息,其中4亿元已于1月份向上述股东派发。古茗表示,公司不会动用募集资金派发股息,本次派发股息是以去年三季度末公司股份溢价和附属公司留存利润为基准,当时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以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为33亿元。
招股说明书显示,一致行动人及控股股东王云安、戚侠、阮修迪、潘萍萍通过信托间接持有古茗74.09%的股份,他们将获得12.81亿元的分红。
中泰国际分析师陈怡认为,与同行业可比公司茶百道相比,古茗招股价对应2023年市盈率16.9至19.3倍,市账率为31.3至35.8倍,公司经营指标与同业茶百道相仿,但估值稍高于茶百道。考虑到近期国内消费复苏缓慢,以及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单店业绩略微下滑,中泰国际给予古茗“中性”的评级。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近期新茶饮企业密集冲刺港交所,蜜雪冰城和沪上阿姨均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不过,从茶百道上市首日即破发、随后股价表现低迷情形看,资本市场对新茶饮企业的喜爱度并不高。古茗能否在资本市场站稳脚跟,值得关注。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见习记者 赵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