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二线空调品牌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下称“奥克斯”)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说明书,拟于主板挂牌上市,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

申报前突击分红近38亿元
本次IPO前,奥克斯创始人郑坚江通过Ze Hui、China Prosper及奥克斯控股,控制约96.36%的投票权,为该公司的控股股东,并担任奥克斯的董事长兼执行董事。
值得关注的是,在上市融资前夕,奥克斯进行了大规模分红。2024年前三季度,该公司进行了高达37.90亿元的股息分派,分红金额甚至超过了当期27.16亿元的净利润额度。与此同时,奥克斯的负债率也连年走高,截至2024年9月末已高达84.6%。从公开报道看,外界投资者对公司的现金流及高负债率有所担忧。
奥克斯的前身宁波奥克斯电气曾于2016年在新三板挂牌,并于2017年1月主动摘牌。此后,奥克斯进行了空调业务整合,计划向上交所发起冲击,聘请了东方证券进行辅导,并于2023年6月完成上市辅导,但未公开提交招股书。
研发能力与头部企业差距明显
拟招股书显示,奥克斯2023年收入248亿元,同比增长27.2%,其中海外收入占比45%;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已达242.77亿元,同比增长15.4%。净利润方面,2023年奥克斯为24.86亿元,同比增长11%;2024年前三季度为27.15亿元,同比增长17.8%。
业务分布方面,截至2024年9月30日,奥克斯家用空调收入为214.42亿元,占总营收比为88.3%,毛利率19.8%;中央空调收入为24.29亿元,占比10%,毛利率32.2%;其他收入为4.05亿元,占比1.7%,毛利率46.6%。企业整体的毛利率则为21.5%,净利率11.2%,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仍能保持增长趋势。
奥克斯财报显示,公司2023年研发开支仅为5.66亿元,费用率仅2.3%;空调收入占比超70%的格力电器,2023年研发费用高达70.06亿元。公司的研发能力远远低于格力电器等头部企业。
与格力“专利战”持续多年
值得一提的是,奥克斯与空调“老大”格力电器是多年的“死对头”,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曾在多个公开场合“炮轰”奥克斯空调,并且对其发起了数十起民事诉讼。
在2022年中国企业家论坛上,董明珠上台发言时点名指责奥克斯空调“低于国家标准、坑蒙拐骗消费者,希望他改邪归正”,言辞犀利令人咋舌。
奥克斯与格力电器之间的“专利战”持续多年。据新浪财经统计,2017年至2023年4月,格力共27次起诉奥克斯专利侵权且均胜诉,累赔金额上亿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17年格力起诉奥克斯制造、销售、许诺销售型号“KFR-35GW/BpTYC1+1”等8款空调重复恶意侵害格力专利权的案件,最终格力获赔4000万元,该案件还入选了“2019年度广东省知识产权审判十大案件”。
拟招股书披露,奥克斯曾在2022年12月被卷入一宗商业秘密及知识产权侵权的诉讼,原告指控奥克斯、宁波奥胜以及5名个人侵犯与8项专利相关的商业秘密与技术秘密,要求后者停止侵权、转移所涉专利,并索赔9900万元。该起侵权案的原告正是格力电器。
奥克斯方面也曾因专利纠纷起诉过格力电器。2019年初,奥克斯以格力侵犯专利号为ZL00811303.3号、名称为“压缩机”的发明专利为由,在宁波、杭州、南昌三地分别起诉格力,一审判决获赔9600万元、7060万元、3300万元、2500万元,累计总额超过2.2亿元。然而,后续格力通过上诉至最高人民法院、无效宣告请求等方式,最终彻底翻盘,不构成专利侵权,奥克斯未获赔偿。
有家电行业分析师认为,奥克斯空调目前最大的软肋是不具备核心零部件即压缩机的自主生产能力。美的、格力电器等企业,均已通过收购或自研完成了压缩机的自主生产能力,在竞争中占据更多自主权;而奥克斯严重依赖压缩机外部采购,并且疏于研发,造成了空调产业链条的缺失。虽然低价是其优势,但相对来说在品质、性能上对比大品牌也有不小差距。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石宪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