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金融
权益类理财产品受追捧!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发布投资经理“招募令”
来源:大众报业·经济导报   加入时间:2025-2-26 16:38:37  

近日,招银理财在官方公众号发布一则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权益投资经理的招聘公告,要求应聘者具备组合(规模1亿元以上)投资管理经验、绝对收益风格、产品业绩曲线平稳。

此前,苏银理财、上银理财、浙银理财均发布了权益投资方向的投资经理招募令。

受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在债券收益走低的背景下,布局被动投资策略理财产品、开展指数型投资成为不少银行理财公司增配权益资产的重要路径。“未来会有更多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力权益类投资。”济南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规划师李娜表示。

权益类理财产品受追捧

2月24日,经济导报记者走访多家银行发现,近期含权理财产品的客户咨询量明显升温,而且银行的理财经理也在力推含权类理财产品。

“从2月23日开始,我们主推两款理财产品,都是含权产品,风险等级为中风险,卖得还不错。”一家国有银行的理财经理徐洋表示,“权益市场行情较好时,投资者如果想在稳健的前提下适度参与A股市场,追求一定收益,可以适当配置这类产品。”

徐洋告诉经济导报记者,近期,咨询和购买含权理财产品的客户较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客户持有主要投向债权类资产的理财产品。“受债市波动加大等影响,这些客户正在考虑是否赎回债权类资产的理财产品,换成含权类理财产品。”

中国理财网显示,中银理财、民生理财、招银理财、光大理财等银行理财公司的多只权益类产品待售。其中,中银理财有21只相关产品待售,民生理财、招银理财均有7只产品待售。

在李娜看来,含权类理财产品发行升温,一方面是因为近期推出的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理财公司响应政策号召,择机加大对权益类资产的投资力度。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分析认为,银行布局权益类理财可以利用股市上涨机会为客户创造更高收益,平衡整体收益水平,减少债券市场波动对理财产品的负面影响。

在李娜看来,权益类理财产品相比传统的固收类产品波动性更大,但也提供了更高的潜在回报,更适合风险承受能力高、追求高收益的客户,增加权益类理财产品可以更好地满足这部分客户的需求。

招兵买马加大投资权益市场

尽管比较受追捧,但权益类理财产品的占比很低。

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2024年末银行理财存续规模逼近30万亿元,但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仅2.58%,同比下滑0.28个百分点。作为权益类产品体系搭建的重要基础,多家理财公司人士也表示,权益类产品投研能力建设将是2025年理财公司发力的重点。

实际上,从银行理财公司“招兵买马”上就可以看出加大投资权益市场的决心。

2月19日,招银理财在官方公众号发布一则“长期有效”的招聘公告,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权益投资经理,要求应聘者具备“1亿元以上组合投资管理经验”,投资风格为“绝对收益”,“产品业绩曲线平稳”,且优先考虑具有周期、TMT、制造等行业研究背景及港股投资经验的人才。

在李娜看来,作为头部理财公司,招银理财公开招募权益投资团队也释放出一种信号,理财公司要加速提升权益投资能力。在债券收益走低的背景下,通过权益类投资以及多元投资策略做厚收益已成为行业共识。

招银理财认为,理财行业应通过加强权益能力建设、积极参与资本市场,并拓展销售渠道和客户群体,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光大理财亦在招募权益投资经理,相较于招银理财对于具体投资背景和从业背景的要求,光大理财称,优先考虑具备“市场人脉资源”和“交易对手议价能力”的人才。同时,应聘者须具备3年及以上资管行业投资管理经验。

光大理财相关人士此前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将提升权益投资能力作为公司战略目标之一,持续加强权益投资团队建设,积极引进优秀人才、提升团队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另外,苏银理财、上银理财、浙银理财此前也曾发布权益投资方向的投资经理招募令。

李娜告诉经济导报记者,政策端的持续松绑为理财资金入市创造了有利条件。今年1月份,中央金融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银行理财等机构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在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举牌认定标准方面,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

“在一揽子增量政策作用下,银行理财子公司更有动力开展权益投资。”李娜分析称,“未来会有更多理财公司加速权益市场的布局。”

未来会有更多理财公司发力权益市场

随着政策支持与市场机会增加,预计更多理财公司将发力权益投资。但短期内权益类产品占比提升仍受限于客户风险偏好和产品开发能力,需通过渐进式策略(如混合类、内部策略)逐步过渡。长期来看,权益资产或成为银行理财增厚收益的重要方向,推动行业格局分化。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刘勇)




编辑:史飞雪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