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A股三大指数全线下跌。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1.98%,报3320.90点;深证成指跌2.89%,报10611.24点;创业板指跌3.82%,报2170.39点。沪深北三市成交额为19059亿元,较上一交易缩量1363亿元。盘面上看,行业板块跌多涨少,仅采掘行业和酿酒行业上涨。
山东板块仅1成个股上涨,海泰科、天罡股份、征和工业、华丰股份、山东华鹏、蓝帆医疗等个股涨停。

消息层面上,小米汽车SU7 Ultra车型开售两小时内便斩获超万台订单,这一亮眼成绩推动相关概念股表现出色,市场普遍对小米汽车后续表现寄予厚望。2月27日,海泰科在回答机构调研时称,公司为小米汽车提供部分内外饰注塑模具。除小米汽车外,比亚迪、奇瑞、大众、宝马、奔驰等国内外知名车企亦是公司客户。
值得注意的是,2月份以来,食品饮料板块出现显著回暖迹象。中原证券认为,从基本面来看,由于白酒与社交消费和产业经济的关联度相对较大,在市场回升时白酒往往最先给予反映,属于先行指标。预制菜和保健品作为可选消费,较传统板块更受益于经济向好,且两大板块在基本面没有根本利空的情况下前期下跌较多,在底部确立后应最先反应。乳制品行业接近拐点:国内原奶价格自2022年2月以来已经连续36个月下跌,但2025年以来跌幅收窄,原奶价格出现企稳迹象。行业上游出清和企稳,对于行业的稳健运营构成利好。尽管相比十年前,当前食饮行业整体的高增长收敛,但是其内部新兴的市场层出不穷。
展望后市,华西证券认为,A股港股或面临做多与兑现情绪相互交织的局面。他们认为,两种情绪或将继续争夺定价权,后续行情可能以震荡为主。科技行情体现出强韧性,值得继续保持做多思维。同时,科技题材拥挤度同样值得关注,如果拥挤度过高,且成交额下滑明显,题材可能出现切换及短期降温压力。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见习记者 赵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