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下午,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王洪国介绍了山东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方面的举措。
强化高质量科技供给,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今年,省科技厅将重点围绕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等重点产业,高标准布局120项左右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力争突破AI大模型、先进芯片、高效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和硫化物固态电池等核心技术瓶颈,培育20个以上突破性农业新品种,新获批1类新药1至2个。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壮大科技创新“主力军”。今年,将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一企一策”动态跟踪支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省重大科技项目80%以上由企业联合高校、院所承担,推动龙头企业成为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双链主”。强化平台支撑,年内完成300家省重点实验室重组,依托企业建设省重点实验室比重提高到80%以上;依托“链主”企业建强省技术创新中心,打造一批标杆创新平台。强化科技金融支撑,深化“科融信”综合服务机制,推出“鲁科贷”“鲁科担”“鲁科保”等系列产品,力争年内“科融信”服务平台辐射科技型企业超3万家、金融机构超150家,推动各类金融机构为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超200亿元。扩大“拨投贷”联动、“先投后股”试点,培育壮大耐心资本,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加快制定科技成果转化16条措施的配套实施细则,遴选一批高校院所在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赋权改革、“先使用后付费”等方面先行先试。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布局建设一批中试基地和概念验证中心,加强中试、熟化,缩短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距离。完善山东科技大市场运营机制,常态化开展“山东好成果”发布、融资路演等活动,推动成果与企业精准对接。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初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