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导报原创
部分理财产品收益率跌破2%,投资者该如何选择?
来源:大众新闻·经济导报   加入时间:2025-3-5 10:52:51  

“没想到,现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还在调降。”近日,济南投资者张宇表示,“我买的一款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就由2.35%至2.55%调降至1.60%至1.90%。”

实际上,并非仅有张宇购买的理财产品调低了业绩比较基准,近段时间,部分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限跌破2%,这一情况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受访的业内人士指出,受金融市场波动影响,银行理财公司灵活调整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以更真实地反映产品收益水平。

部分理财产品收益率跌破2%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张宇所购买的是华夏理财发售的“龙盈固定收益类G款36号半年定开净值型理财产品”。近期,华夏理财发布公告称,3月8日起,该产品将进入下一封闭期。根据市场情况及产品运作情况,华夏理财拟将下一封闭期的业绩比较基准调整为年化收益率为1.60%至1.90%。

在此之前,该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为年化收益率2.35%至2.55%。本次下调后,该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下降了65个基点至75个基点。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华夏理财并非仅仅调降了一款产品,在3月4日就调整了5款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

其中,从3月10日起,将华夏理财固定收益纯债最短持有60天理财产品B款业绩比较基准调整为:M份额1.70%—2.30%,S份额1.75%—2.35%,N份额1.79%—2.39%,B份额1.75%—2.35%,J份额1.75%—2.35%及C份额1.75%—2.35%。从3月15日起,将百岁人生固定收益增强型两年定开理财产品1号的业绩比较基准调整为2.70%—3.70%。

除了华夏理财外,招银理财发布关于某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第3个投资周期业绩比较基准的公告称,该投资周期的业绩比较基准为1.40%至3.40%。而在上一投资周期中,该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为2.55%至4.05%。

实际上, 从2月下旬以来,包括上述两家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均下调了部分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部分产品下调幅度超100个基点,甚至部分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已跌破2%。

对于调降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此前,浦银理财曾在相关公告中表示,以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无风险利率大幅走低,固定收益类资产收益率受利率下行影响明显,收益水平出现明显波动,收益中枢明显下移。基于当前宏观经济基本面、市场利率水平、可投资产的静态收益率等因素进行测算,对系列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进行调整。

银行业分析师张鹏博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业绩比较基准是银行或理财公司根据理财产品的历史表现、同类产品收益水平及市场环境设定的收益参考目标,主要用于帮助投资者预估产品投资收益区间,但不构成对投资者收益的硬性承诺。实际投资收益可能高于或低于其业绩比较基准。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下调与流动性充裕、资金利率下降,包括国债在内的无风险收益率下降等因素不无关系。

“如果理财产品到期后未能达到业绩比较基准,可能会引发投资者的不满,因此理财公司会提前下调所售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同时,理财公司还可以根据不同产品的资产配置差异调整业绩比较基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利于理财子公司优化资产配置,提高投资效益。”张鹏博分析。

光大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考虑到2025年理财收益中枢或继续承压且产品净值波动幅度或将增大,理财公司适时降低业绩比较基准,可避免因实际收益与预期偏离过大引发投资者不满,进而调整投资者收益预期。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展望2025年理财市场,业内专家认为,受债市波动的影响,理财产品收益优势可能收窄。从未来情况看,名义低利率环境会延续,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后续仍有可能处在较低水平。

“现在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都跌破2%,甚至不如一些大额存单的利率高。我都不知道该如何投资了。”张宇说。

实际上,张宇所遇到的问题同样也是不少投资者所面临的问题。理财产品收益率一降再降,该如何进行投资?

对此,一家商业银行的理财经理李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可以考虑“固收+”和权益类理财产品,或者寻找表现不错的基金进行投资。

在李超看来,受益于积极政策环境和市场逐步回暖,2025年权益市场呈现出较好的配置机会。节后A股情绪逐渐提振,AI大模型应用加速仍支持科技的想象空间,科技成长、内需消费等都是年内值得关注的板块。此外,长债利率的快速下行带来了高股息资产配置价值的提升,红利高股息资产也是今年权益投资的重要关注与配置方向。

“最近一段时间确实有不少投资者前来咨询和调整投资品种。”李超表示,“有些投资者根据我给出的建议,对理财产品进行了调整。”

李超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他的一个客户在1月份听他的建议,将投资方向从债权类理财产品换成了一只基金。“一只投资科技领域的基金,从2月份的表现看,收益还不错,达到了10%以上。”

经济导报记者查询后发现,该基金是一只半导体芯片ETF,2月的收益达到了10.72%,而当月最高收益则到过15%以上。“1个月的时间收益10.72%,收益率也可以了,如果现在卖掉也是不错的。”

在张鹏博看来,业绩比较基准下调会影响其投资收益预期。但是,这也意味着投资者需要更加注重风险控制、理性对待市场波动,避免盲目追求高收益而忽视了风险。

张鹏博认为,投资者可以考虑分散投资,将资金投入到不同的理财产品中,以降低单一产品的风险。“最为重要的是不要盲目跟风他人的投资选择,毕竟每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不同。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合理配置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如固定收益类产品、权益类产品以及公募基金等。”

投资者应进行多元化投资组合

未来,随着经济周期波动和政策调整,业绩比较基准可能随市场回暖逐步回升,但短期内低收益趋势难改。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需平衡收益与风险,根据自身资金流动性需求及风险偏好,选择多元化的投资组合。黄金在中长期具备配置价值,不过短期内需警惕价格波动风险;银行理财产品可结合衍生工具优化收益;科技领域则提供差异化机会。灵活调整策略,同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是应对低利率与资产波动的关键。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刘勇)




编辑:付建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