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全国股转系统发布关于同意山东康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康泰智能”)股票公开转让并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的函,康泰智能正式登陆新三板。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去年11月29日,康泰智能首次披露公开转让说明书(申报稿),今年1月20日,康泰智能更新了审核问询函回复,就公司经营业绩、采购与付款等6个方面的问题予以解释说明。
2023年净利润大幅增长
公开资料显示,康泰智能成立于2003年5月,位于烟台市招远市,是一家专注于按摩椅及其他按摩器具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创新型企业。该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各类按摩器具的研发和制造,以按摩椅业务为基础,逐步拓展便携式、可穿戴式局部按摩器产品,自主品牌“荣康”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据了解,康泰智能具备完善的按摩器具研发、工业设计和品控体系,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瞪羚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股权结构方面,康炳元直接持有康泰智能35.46%股份,通过烟台荣康、烟台汇康间接控制该公司12.38%股份,合计控制该公司47.84%股份。康正直接持有该公司44.76%股份,通过烟台云康、烟台泉康间接控制该公司 7.41%股份,合计控制该公司 52.16%股份。康炳元和康正系父子关系,合计控制该公司100%的股份,系该公司的共同控股股东。
康泰智能披露的申报稿显示,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至5月(下称“报告期”),康泰智能营业收入分别为3.71亿元、4.80亿元和2.0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90.20万元、4541.69万元和2413.10万元。
据悉,报告期各期,康泰智能按摩椅收入分别为3.00亿元、3.63亿元和 1.3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80.95%、75.57%和67.72%,报告期内占比持续降低的主要原因是该公司持续研发新品,2023年度开发的按摩床新品受到市场青睐,收入增长较快,2024年进一步保持了良好的销售势头且推出新品按摩床,使得按摩椅产品占比进一步降低,但按摩椅及其他按摩器具的收入仍是该公司主要收入来源。
有市场观察人士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此次登陆新三板将有助于该公司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为后续的研发投入、市场拓展以及产业升级等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在当前人们对健康养生愈发重视的大环境下,按摩器具市场前景广阔,康泰智能有望凭借其自身优势,在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境外收入占比较高
据申报稿,报告期各期,康泰智能收入主要来源于境外,境外收入分别为2.97亿元、3.97亿元和1.69亿元,占比分别为79.94%、82.72%和82.39%。据悉,该公司产品主要出口到美国、日本、韩国、欧洲、澳洲、中东和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建立近300个销售网点。依托国内销售网点,该公司铺设了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实现了按摩器具产品全国联保,为客户提供快线、快送、快修的高质量专业化服务。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康泰智能供应商较为分散。对此,康泰智能方面表示,公司一般会在满足产品质量需求的前提下,考虑价格并结合信用期等因素综合选取供应商,同时,为了避免对某特定供应商产生依赖,降低采购风险,会保留部分供应商作为备选,保障公司原材料及供货的稳定性,所以供应商会较为分散,数量较多。
在产销两旺的背景下,康泰智能也在适量备货。根据申报文件,报告期各期末,该公司存货账面净额分别为4414.56万元、4364.99万元和5706.73万元,主要为库存商品和原材料。康泰智能表示,2024年5月期末库存较高主要系部分订单已完成但尚未发货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生产周期基本稳定,存货余额变动主要系为满足下游客户订单需求,公司主动调整库存商品余额水平所致。报告期内,公司在手订单覆盖率分别为126.70%、375.28%和96.77%,在手订单较为充足,存货余额水平的变动符合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康泰智能方面强调。
从费用端来看,报告期各期,康泰智能期间费用总额分别为4255.80万元、6255.07万元、2081.98万元,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11.48%、13.03%、10.17%,费用管理水平较为稳定。其中,各期内该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1761.27万元、2303.02万元和814.68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75%、4.80%和3.98%,销售费用主要由人工费用、渠道广告及宣传费、服务费、差旅费等构成。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于婉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