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宸芯科技”)3月4日晚披露,公司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下称“北交所”)上市,辅导备案材料于3月3日获得青岛证监局受理,公司就此进入辅导期。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宸芯科技是央企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信科”)旗下专业从事无线通信SoC芯片设计及相关业务的唯一平台,2024年12月2日刚在全国股转系统(俗称“新三板”)挂牌,国新基金等诸多实力派私募基金均为其股东。

新三板挂牌刚满3个月
宸芯科技在公告中披露,公司与中信建投证券于2月27日签署了辅导协议,并于当天向青岛证监局报送了辅导备案申请材料,3月3日,青岛证监局受理了上述材料,宸芯科技就此完成辅导备案。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宸芯科技2024年12月2日才在新三板挂牌,截至目前刚满3个月,宸芯科技也就此提醒投资者,公司须在挂牌满12个月后,方可申报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
公开资料显示,宸芯科技成立于2019年12月,目前注册资本196773.47万元,公司总部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在北京、上海、西安、深圳设有下属公司。宸芯科技是国资委批准的“双百企业”,2019年12月完成战略引资和混合所有制改革,2022年11月完成股份制改造。
宸芯科技主要从事无线通信SoC芯片及模组类产品的研发、设计与销售,系为数不多的掌握2G/3G/4G/5G等蜂窝通信及相关演进技术的无线通信芯片及解决方案国产供应商,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山东省“独角兽”企业。中国信科合计控制该公司44.86%的股份,为其控股股东,国务院国资委为其实际控制人。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和2023年,宸芯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37142.89万元、41810.11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21.35万元、3449.69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则大幅缩水,分别为-6781.06万元、777.31万元。而这两年宸芯科技的毛利率分别高达73.46%、71.92%。
2022年和2023年,宸芯科技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21406.87万元、18048.08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高达57.63%和43.17%。对此宸芯科技解释称,由于公司所处的无线通信SoC芯片领域是典型的高研发投入领域,具有技术壁垒高、研发周期长、研发投入大等特点,前期需要大额的研发投入以实现商业化。
宸芯科技表示,由于2024年年度报告还未披露,仅考虑2023年营业收入、2022年及2023年研发投入及预计市值不低于8亿元等情况,公司符合《上市规则》第2.1.3条规定的在北交所上市的财务条件。
诸多实力派股东“加盟”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宸芯科技在专网通信、宽带自组网通信、车联网通信等方面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截至2023年12月末,该公司拥有专利129项,先后牵头承担或参与了“5G车联网第一阶段技术车载终端芯片研发”“低时延高可靠5G终端芯片原型平台研发”“面向R15的5G终端测试体系与平台研发”等一系列国家重大科研课题。
据介绍,宸芯科技是无线通信SDR SoC芯片国产化先行者,该公司89系列无线通信SoC芯片产品同时支持多波形并发,产品部分性能指标已达到或超过国际芯片厂商在国内销售的同级别产品。在宽带物联网领域,宸芯科技率先将基于SDR SoC技术架构的芯片产品应用于民用无人机场景,并实现规模化商用。
在车联网领域,宸芯科技是国内最早推出支持车联网C-V2X功能的无线通信SoC芯片厂商,也是目前唯一具备车联网C-V2X芯片量产能力的国有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超30%。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宸芯科技股东实力雄厚。中国信科直接持有宸芯科技15.03%股份,并通过电信科研院、大唐联诚、大唐发展合计控制该公司44.86%的股份。
此外,中国国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国新央企、国新双百、浙江制造基金均为宸芯科技股东,前两者持股都在5%以上;同时,国创投资引导基金、湖北长江5G基金、中金上汽、青岛海控、上海泽晟、国开科创等十几家私募基金也都在其股东行列。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三板挂牌时,宸芯科技向中国信科定向发行了4571.43万股股票,发行价格3.50元/股,募集资金1.60亿元,主要用于5G车联网专用通信芯片解决方案开发项目、新一代SDR芯片通用平台及通信方案验证开发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显示出中国信科对宸芯科技发展的支持。
尽管2024年业绩情况还未披露,但经济导报记者从其他渠道了解的信息显示,2024年1—6月,宸芯科技未经审计的营业收入总额为7192.59万元,实现净利润-8935.53万元。
宸芯科技表示,作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公司为确保相关产品持续保持行业竞争力,需要持续投入大量研发资金以保持技术优势,持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根据业务规划,宸芯科技2024年内将持续加大车联网、NTN等领域研发投入,且涉及多款芯片流片等费用支出,基于此,公司预计2024年将受研发投入影响存在业绩波动,预期扣非归母净利润将亏损。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段海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