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导报原创
报告“导”读丨科技创新推动中国品牌崛起!海尔透露“三秘诀”
来源:大众新闻·经济导报   加入时间:2025-3-5 16:58:19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表述备受关注。

3月5日上午,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规划所所长刘德军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新质生产力时,“因地制宜”是最大的亮点,它强调在具体落实上一定要因地制宜。

与此同时,科技创新与产业的融合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

刘德军对经济导报记者说,“要把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结合起来,和产业基础结合起来,所以要因地制宜培育能承担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载体,使其成为能够切实推动经济增长的产业。”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在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

刘德军对经济导报记者说,自2023年底,特别是去年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以来,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在积极研究和推进相关落实工作,出台了大量政策,致力于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了这一概念,提及新质生产力时更具体,路径更为清晰。其中一个变化就是,增加了“因地制宜”四个字,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这一变化极具深意。

刘德军分析,“新质生产力已成为下一步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关键导向,但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层面,应该如何来发展新质生产力,要考虑到自身已有的技术、资源工具、人才支撑以及资本支持、区位因素等,符合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不符合发展什么不要强硬做。”

在这一思路下,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发展路径成为重点。

刘德军对经济导报记者说,“传统产业如何转型升级,实际上是用先进的技术、数字化、智能化来对它进行改造,改造是个大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结合最新的科技创新,把它做大做强大;还有未来经济的一些新业态、新模式,如何抢占先机、积极探索,这都要考虑到新场景的应用,以及新模式的推广、培育。”

在他看来,“要把新质生产力和产业、资源利用,产业的提升结合起来考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进一步明确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其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路径。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加强产业统筹布局和产能监测预警,促进产业有序发展和良性竞争。加快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展,让更多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政府工作报告还指出,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快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进一步扩范围、降门槛,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一批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服务商,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开展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行动。深入推进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作,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打造名品精品、经典产业。

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催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扩大5G规模化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快完善数据基础制度,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更好发挥其在促创新、扩消费、稳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科技创新推动中国品牌崛起

如何围绕科技创新、结合区域特色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成为各地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关键。

同时,科技创新无疑更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也是推动中国品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上分享了海尔的全球化历程,并总结了中国品牌成功的三大关键词:坚守、创新、共赢。

“海尔是在山东这片沃土上成长起来的全球化企业。”周云杰表示,第一个关键词是坚守,为创出中国人自己的世界名牌的坚守。海尔的国际化之路没有选择代工那条路,而是坚持打造自己的品牌,先进入发达国家,再进入发展中国家,应该说这条路很难走。从1991年批量出口到2016年在海外市场实现盈利,海尔整整坚持了25年,正是这份初心的坚守,使海尔率先实现了从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的转变。海尔已经16年蝉联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市场份额高于第二位50%以上。 

坚守是企业发展的基石,科技创新更是品牌持续成长的动力源泉。

“第二个关键词是创新。”周云杰强调说,科技创新是一个品牌能否立足世界的关键变量,一个企业要走向世界,必须锚定科技创新这个基点,不断地去寻尖、拔尖,才能真正地成为顶尖。

他说,海尔也是在这种情况下不断对标国际标准,实现了突破,记得在2014年,海尔首次提出冰箱保鲜的国际标准,遭到很多国家代表的反对,理由是中国不可能从0到1制定一个国际标准。为什么中国企业不能?我们不相信,所以海尔坚持自主创新,提出控氧保鲜、磁控冷鲜等原创技术,最终在2020年成功发布国际标准。目前,这些标准已经被英国、欧盟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

周云杰自豪地表示,海尔目前在全球建立了十大研发中心,陆续推出200多项原创性的产品,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同时,牵头制定了100多项国际标准,引领了全球家电的科技创新,目前中国也已经成为世界家电创新的佼佼者,全球每10件家电专利中就有7件是来自中国。

科技创新也让海尔推动了品牌价值的提升。

周云杰认为,第三个关键词是共赢。融入时代,融入当地,实现共赢。面对信息化、数字化浪潮,海尔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融入当地文化,实现生态共赢。

他举例说,海尔在法国巴黎推出的卡萨帝物联网酒柜,不仅可以智能推荐藏酒,还与当地的米其林餐厅建立了食材的溯源联盟。在非洲,海尔以太阳能床架开发了光储一体的冷柜,不仅解决了断电的问题,同时还开创了家电就是能源站的新商业模式。正是这种生态共创,使海尔的海外市场份额达到了53%,中国的海尔品牌得到越来越多海外消费者的喜爱。

事实上,海尔的成功只是中国品牌崛起的一个缩影。在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凭借科技创新正赢得全球市场的认可。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孙罗南)




编辑:付建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