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导报原创
2025年济南将新增3000亩土地指标,专项保障重点产业类项目
来源:大众新闻·经济导报   加入时间:2025-3-6 15:29:31  

3月6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聚力项目提升 开创强省会建设新局面”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7场,邀请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重点产业项目、基础设施、民生工程落地建设的相关情况。

G104京岚线黄河大桥项目:项目起于历城区济华路,终点位于起步区大桥街道,全长7.748公里,设黄河特大桥一座、互通立交两处,预留轨道交通7号线通道,是我省首条穿越黄河的轨道交通线路,实现了济南市城市主中心、CBD副中心与济南起步区核心区域的快速交通连接,带动黄河两岸经济高效、一体化发展。

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牛长春介绍,2024年,济南市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复,要素保障各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耕地面积连续四年实现净增加,新建商品住房全部实现“交房即办证”,自然资源执法“行刑衔接”机制、不动产“带封过户”“云柜台”等服务模式在全国推广。

坚持多规合一、共绘蓝图,“三级三类”规划体系逐步完善。多项重点规划接续获批实施。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平阴、商河两县国土空间规划获省政府批复,国土空间近期规划获市政府批复。详细规划全覆盖步伐加快。开展27个片区详细规划编制,完成12个街区控规批复,为省市重点项目提供规划依据。专项规划支撑持续增强。配合推进济南都市圈空间规划编制,黄河流域国土空间专项规划已形成初步成果。加快编制中心城区慢行交通系统专项规划,高效服务机场二期、轨道交通二期等重点交通、市政设施建设。

济南国际标准地招商产业园:项目位于起步区济太路以南,谢胡路以西,规划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总用地面积约635亩,规划建筑面积约为54.9万平方米。建设孵化中心、厂房及配套设施等,同步建设园区基础设施。

坚持扛牢责任、守牢红线,耕地保护和执法监管体系不断织密织牢。上下同心智慧巡田护田。顺利通过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首考”,依托省级巡田程序开展巡田13.6万人次、29万公里,搭建市级“田长智治”综合监管系统,切实打通耕地保护“最后一公里”。保护奖励力度持续加大。用足用好耕地保护激励机制,市级向有关区县和街道发放新增用地指标和占补平衡指标各500亩、激励资金2000万元,有效缓解基层耕地保护压力。纵横联动实现闭环执法。在全省建立首个涵盖市级、15个区县和28个重点街镇的自然资源保护联建工作站,实行“案件移交—依法处置—追责问责—生态修复”闭环管理,执法效能和案件办理效率明显提升。

2025年,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有解思维、服务发展”工作理念,协同推进自然资源一体化保护和要素保障创新。

实施土地要素保障提质增效行动。优化新增指标分级分类保障机制,推动更多项目争取指标保障。强化省市县三级自然资源部门协同联动,全程服务重点项目用地高效获批。优化存量低效挖潜盘活机制,引导新上项目选址优先利用存量土地,“一地一策”处置盘活,让“存量”释放出最大“能量”。

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段瑞兰表示,2025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持续优化指标保障、用地报批、土地供应、规划引领“四个机制”,实施土地要素保障提质增效行动,护航各级项目落地投产。

实行新增指标分级分类保障机制。聚焦“项目提升年”重点任务,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机制,动态梳理重点项目新增用地需求,分类研究新增指标配置。一方面,实行新增指标预支政策,今年将继续统筹安排3000亩新增指标,专项保障通过市级精准用地联合审查的当年度省市重点产业类项目;另一方面,持续做好项目策划,争取将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大盘子”,最大限度争取国家、省级指标保障;同时,不断提升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用地报批效率,争取省级奖励指标,多渠道推动重点项目新增用地应保尽保。

推进“增存统筹”土地供应机制。统筹考虑各级重点项目用地需求,科学编制土地出让计划。准确把握土地市场动向,主动适应供需关系变化,结合去化周期,从“存量”和“增量”两个方向发力,合理掌控重点片区供地节奏,分片区、按时序实施供地精准调控。优化高品质居住示范区推进机制,牢牢把握土地供应“控量提质”导向和“好房子”建设理念,加强优质地块策划和供应力度,推行“定制规划”,优化公共设施布局和民生服务设施配套,引入优质托育、养老和医疗机构,打造“安全、舒适、绿色、智慧”高品质居住示范区。优化工业用地供应机制,落实工业强市战略,继续推进省级以上开发区新增工业用地100%“标准地”供应改革,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加强产业用地政策研究和业务指导,充分释放产业用地弹性供应、多功能用地混合等政策红利。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刘勇)




编辑:付建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