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为邦本,本固邦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山东势在必行。近年来,山东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024年山东粮食总产1142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展,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步伐加快,今年将抓好14个优势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改建“四好农村路”7570公里,乡村振兴取得重要成效。
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有序发展。2024年7月2日-3日,国家鲁中山区桃产业集群项目启动仪式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共同见证了蜜桃产业发展的新里程碑。蒙阴县全力推进鲁中山区桃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鲁中山区桃”入选国家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此外,峄城石榴、潍县萝卜、东阿黑毛驴、高青黑牛、微山湖四鼻鲤鱼也纷纷入选国家农业品牌精品,为加快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提供了“山东好例”。
2024年,山东省市县建设乡村振兴片区1598个、覆盖村庄1.5万个,带动群众增收。
特色产业振兴扎实推进。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枣庄石榴、蒙阴蜜桃、沾化冬枣……一批又一批特色产业绘就了一幅幅山东乡村好“丰”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山东牢牢把产业抓在手中,做强优势产业、做优特色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全力打造乡村产业发展新高地。
2024年,山东粮食总产1142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突破1.1万家,粮油、果蔬、肉类、水产品加工能力均居全国首位。农产品出口连续26年全国第一。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总量居全国首位,85%以上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取得新突破。乡村振兴既要聚产业、聚人气,更要以有效治理安民生、以文明乡风聚人心。去年,山东新改建“四好农村路”7570公里,农村规模化供水率达到95%;10601个村卫生室实现“五有三提升”。村级党组织分类推进整体提升三年行动全面完成。累计创建国家文明村镇246个、省级文明村镇4295个。
种业振兴行动取得新进展。山东围绕种业创新、企业扶优、基地提升等重点任务,实施全省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引导企业开展生产性能测定与选种选育,支持入选企业开展育种联合攻关,种业企业创新能力加快提升。截至2024年8月,山东5家单位入选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国家核心育种场和扩繁基地达到25个,数量居全国第二。菏泽宏兴“大白”种公猪、奥克斯奶牛种公牛综合育种值均居全国第一,种业创新大省地位进一步巩固。
时下,全省各地拉开了春耕生产的序幕。今年,山东将更高水平建设“齐鲁粮仓”,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20个,建设省级良种繁育基地50个,加大力度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增省级乡村振兴片区75个,新建改造农村公路5000公里,完成2443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新改造提升村卫生室2万个。(综合大众日报、大众网、海报新闻等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