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大额存单难抢的还有储蓄国债。3月10日,2025年第一期、第二期储蓄国债(凭证式)已开始正式发售。经济导报记者调查发现,最新一期储蓄国债产品票面利率与上年持平。在存款不断降息的当下,与同期限存款相比,储蓄国债利率优势进一步凸显,受到投资者的追捧。截至3月10日上午11点,农业银行、招商银行在内的不少承销团额度均所剩无几。

储蓄国债依旧抢手
“没想到这么快!九点半过来,储蓄国债已经售罄了。”3月10日上午,在位于济南市和平路的一家建设银行营业网点,经济导报记者遇到前来咨询储蓄国债的退休工人林军,他告诉经济导报记者,“我打算买点五年期储蓄国债,利率相对高一点。这里已经卖完了,刚打了电话,其他银行现在还有点额度,我现在赶紧过去。”
一直以来,储户都对储蓄国债青睐有加,那么今年首批储蓄国债销售是否火爆?
“没额度了!三年和五年期国债都没额度了。”3月10日上午,建设银行济南一家营业网点工作人员回复经济导报记者的咨询,“储蓄国债从早上八点半开始发售,我们网点只卖了1份后台就显示没额度了!如果想买就等下期吧。”

“目前我们行储蓄国债五年期的已经售罄,三年期的还有部分额度。”面对经济导报记者咨询,农业银行济南燕山支行工作人员表示,很多储户早上八点左右就排队等候,虽然现在还有额度,但过一会不好说,想买的话要抓紧。招商银行济南和平路支行客户经理也向记者介绍,“我行目前三年期和五年期储蓄国债均有额度,但再过一会可能就没有了。”
经济导报记者通过走访发现,在储蓄国债发售首日上午,部分商业银行的额度率先售罄,其他承销团成员银行的发售额度也在逐步减少,多数工作人员表示剩余额度紧张。其中,储户锁定长期收益的意愿明确,五年期储蓄国债更受欢迎。
“现在国债比存款利息高,所以很抢手。以我行为例,目前三年期存款年利率为1.9%,三年期储蓄国债的票面利率则是1.93%,差了0.03个百分点。”上述建设银行工作人员向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随着存款利率下调,目前大部分国有银行、股份行的存款利率低于同期储蓄国债。
长期利率下行是重点
财政部的国债发行计划显示,今年第一期、第二期储蓄国债(凭证式)于3月10日至3月19日发行,付息方式均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发行总额为300亿元。
利率方面,今年第一期储蓄国债为三年期,票面利率为1.93%;第二期储蓄国债为五年期,票面利率为2%。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与去年的最后一批储蓄国债相比,本批次的两期储蓄国债的利率保持一致。
“储蓄国债具备信用等级高、购买门槛低、收益稳定以及本金安全性好等优点。”上述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的国有银行网点工作人员表示,“对于追求保本的投资者来说,储蓄国债仍然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不过,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在货币政策保持宽松的背景下,储蓄国债利率存在进一步下调空间。中信证券分析师指出,当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广谱利率处于下行通道,未来储蓄国债利率可能随政策利率调整而相应浮动。
“今年2月以来,银行存款利率均有所下滑。”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高级分析师艾亚文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央行通过MLF操作(中标利率2.00%)及存款利率自律机制引导市场预期,抑制银行高息揽储行为。整体来看,利率大概率还会继续下行,鉴于宽松性货币政策预期,这种现象可能是趋势性的。”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普通定期存款,储蓄国债有着提前支取可以靠档计息的优势。
“投资者购买两期国债后,可到原购买机构办理提前兑取,但当期国债发行期最后一天不办理提前兑取。”3月7日财政部发布的2025年第一期和第二期储蓄国债(凭证式)发行公告显示,投资者提前兑取两期国债按实际持有时间和相对应的分档利率计付利息,具体为:从购买之日起,两期国债持有时间不满半年不计付利息,满半年不满1年按年利率0.35%计息,满1年不满2年按0.4%计息,满2年不满3年按1.42%计息;第二期国债持有时间满3年不满4年按1.82%计息,满4年不满5年按1.93%计息。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杨佳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