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山东
新华联“牵手”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将协同发展农文旅产业
来源:大众新闻·经济导报   加入时间:2025-3-10 18:39:20  

3月9日晚间,新华联(000620.SZ)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山东省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寿光蔬菜产业集团”)于近日签署了《关于协同发展农文旅产业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就协同发展农文旅产业达成战略合作意向。

据悉,本次合作将依托寿光“中国蔬菜之乡”的美誉及丰富的农业资源,在新华联的全力参与、推动下,共同构筑一批集游览、住宿、餐饮、娱乐与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农文旅项目。同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机器人、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让游客在互动体验中学习农业知识,共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事业。

双方将投资开发农文旅融合项目

公告显示,在农文旅项目开发与运营方面,双方共同选址,在具有农业特色和旅游发展潜力的地区,投资开发农文旅融合项目。项目涵盖但不限于农业主题公园、生态农庄、乡村民宿、农业科普教育基地等业态。新华联负责项目的整体规划设计、旅游设施建设、旅游品牌营销与市场推广,充分发挥其在文旅项目运营管理方面的专业优势,提升项目的旅游品质和市场吸引力。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利用自身在蔬菜种植、农业科技、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技术和资源优势,为项目提供优质的农产品供应、农业技术支持及农业生产体验活动策划等服务,保障项目的农业特色和产业支撑。

在农业科技与文化旅游融合方面,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将其先进的蔬菜种植技术、农业新品种展示、农业智能化管理系统等引入合作项目,打造集科技展示、科普教育、观光体验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旅游产品。新华联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将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融入旅游产品设计中,通过文化演艺、民俗活动、手工艺品制作等形式,丰富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提升游客的文化体验感。

在农产品与旅游商品开发方面,双方共同研发以寿光蔬菜为特色的旅游商品,如蔬菜加工品、蔬菜文创产品等,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新华联利用其旅游景区、酒店、旅行社等销售渠道,推广和销售双方合作开发的农产品和旅游商品,寿光蔬菜产业集团负责保障产品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

除此之外,新华联与寿光蔬菜产业集团还将建立旅游客源互送机制,联合开展市场推广活动,共同策划宣传推广方案,并协力推动相关重点项目。

整合双方优势资源

对于此次开展战略合作的目的,新华联方面表示,公司在文化旅游产业领域拥有丰富的资源、运营经验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在蔬菜产业全链条运营以及农业科技研发等方面成果显著,双方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系为整合优势资源,共同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和独特吸引力的农文旅融合项目,探索创新农文旅产业发展模式,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新华联可以借助寿光蔬菜产业集团的农业资源和技术优势,丰富其文旅项目的内涵和吸引力;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则能通过新华联的文旅平台,将其优质的农产品和农业科技推向更广阔的市场。此次合作不仅有助于双方品牌的拓展和产业的协同发展,还有望创造新的收入来源。”有市场观察人士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据悉,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是全国知名的蔬菜全产业链运营商,公司业务以蔬菜产业为主,集菜果种苗繁育、基地生产种植、批发市场经营、蔬菜物流配送、深加工出口、技术研发推广于一体。

企查查显示,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成立于2003年11月,2010年1月27日变更为外商投资企业,目前注册资本为5442.656万美元。股权结构方面,公司目前共有7名股东,前3大股东分别为寿光七彩庄园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中国寿光蔬菜产品有限公司、中国农垦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合伙),持股比例分别为49.0645%、35.2861%、12.0054%。

新华联成立于成立于1993年6月,于2011年7月在深交所上市。公司形成了文旅景区开发运营、酒店管理、旅行社、房地产开发、建筑施工、物业服务、规划设计等多产业布局,是国内目前为数不多的全产业链文旅企业和产业型文旅上市公司。新华联在2024年半年报中曾表示,公司将持续高质量发展文化旅游业务。

财务数据方面,2021年至2023年度,新华联营业收入分别为85.99亿元、52.53亿元、38.75亿元,同比分别变动21.39%、-38.91%、-26.2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93亿元、-34.16亿元、3.52亿元。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于婉凝)




编辑:付建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