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以来,山东地区证券监管力度持续增强,有力震慑了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有效保护了投资者的权益。2024年度,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山东监管局发布9份行政处罚决定书与137份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青岛监管局发布7份行政处罚决定书及41份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监管范围广泛,涵盖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公司、投资者以及证券、期货、会计师事务所等各类市场参与主体。
截至3月13日,2025年山东监管局发布8份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青岛监管局发布2份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上述监管中,有7例为违规信息披露,1例为公司财务会计核算不规范,1例为会计事务所不尽职,1例为私募基金违规推介产品。
违规信披成为监管重灾区
信息披露作为上市公司及特定机构向投资者和社会公开公司财务、经营、重大事项等关键信息的重要机制,是维护市场透明度、保护投资者权益的核心制度。监管部门高度重视企业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及时性与有效性,将其列为监管重点领域。
今年以来,先达股份(603086.SH)因年报披露不准确,威龙股份(603779.SH)因资产减值计提不充分及财务内控不完善,被山东监管局出具监管警示。荣丰控股(000668.SH)也因未披露子公司银行账户被冻结事项及会计处理不规范等问题被青岛监管局监管。
在2024年的16起行政处罚案例中,多达6例涉及违规信息披露;行政监管措施中,不少于63例与信息披露直接相关。烟台园城黄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园城黄金”)就是典型案例。其子公司在钢材贸易中采用不合理的收入确认方法,致使2021年半年报、年报分别虚增收入3668.90万元、6495.18万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的37.48%、28.86%。同时,园城黄金通过将员工绩效转由其他单位承担的手段,虚增净利润52.10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额的15.27%。基于此,监管局认定园城黄金及主要责任人未勤勉尽责,对园城黄金处以300万元罚款,对相关责任人共计处以550万元罚款。
公司对重大事项的隐瞒不报同样受到监管部门的严厉查处。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未名生物(002581.SZ)有9.54亿元非经营性关联交易未披露,导致后续相关定期报告存在重大遗漏;同时,未名生物对重大合同及合同履行的重大进展也未进行披露。山东监管局据此对未名生物及相关责任人作出共计855万元罚款,并对相关直接责任人实施市场禁入措施。
此外,沃华医药(002107.SZ)因未披露实控人被采取留置措施、鼎信通讯(603421.SH)因未披露外部生产环境重大变化及实控人股份受处分情况,分别被山东监管局、青岛监管局处罚。
除上市公司外,非上市公司发行债券、股转挂牌企业也需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信息披露。2024年,1家非上市企业因违规信息披露受到行政处罚,24家非上市企业收到监管警示函。山东玉皇化工有限公司在发行债券中存在募集说明书和年度报告虚假记载、2018年年度报告重大遗漏且未按规定披露2019年年报的问题,被山东监管局共计处罚981万元。
违法违规交易无处可逃
对于股票市场上的违规交易行为,监管部门始终秉持零容忍态度,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3月13日,金城医药(300233.SZ)公告称,公司实控人赵某因操纵市场收到证监会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2024年,山东监管局和青岛监管局对3例内幕交易作出行政处罚,对1例短线交易作出行政处罚。2024年处罚的内幕交易案例呈现多样化特点。
郭建伟在山东华鹏(603021.SH)资产重组中,从资产重组小组成员郭某处获取内幕消息,通过利用妻子及他人账户累计获利565.55万元。在此次交易中,郭某与郭建伟系同村发小关系,郭某还将200万元转交郭建伟用于交易。对于该内幕交易行为,监管局对郭建伟作出“没一罚三”的处罚。
车明光在任齐翔腾达(002408.SZ)行政管理部部长期间,从时任证券事务代表车某侠处获悉公司股权变更的内幕消息,并利用妻子证券账户进行操作。截至监管局公布的调查日,车明光内幕交易亏损9.3万元,监管局责令车明光依法处理非法持有的证券,并处以50万元罚款。
这些案例表明,监管部门对于内幕交易的审查细致入微,即使内幕消息知情人员通过他人账户进行交易,也难以逃脱监管。在大数据背景下,违法违规交易最终肯定要露馅。
除内幕交易外,相关关系利害人短期交易行为也会受到监管。森麒麟(002984.SZ)董事长将公司可转债卖出后又在6个月内买入,买入金额为2095万元,被青岛监管局处罚12万元。此外,还有5人因短期交易收到监管警示函。
严厉打击股市“黑嘴”
证券、期货公司从业人员直接参与证券、期货买卖属于禁止行为。但从2024年监管情况来看,证券、期货从业人员无证执业、承诺风险收益、违规作业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相应公司在监管上也存在明显漏洞。
2024年,涉及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的监管警示函有16份,其中个人从业者无证从业、违规作业相关的警示函不少于38例。其中,证券、期货从业人员违规开展业务的情况较为普遍,包括无资质向客户推荐产品、代客交易、进行股票期货交易、向客户承诺收益、发送测评答案等。例如,光大期货有限公司淄博营业部时任客户经理段某从业期间借用他人账户进行期货交易,交易决策及主要资金来源去向均属于段盼盼。扣除交易税费后,账户累计亏损165.95万元,因违反从业人员禁止参与期货交易的规定,段盼盼被监管局处罚25万元。
除证券、期货公司外,一些投资咨询机构无证执业的现象也较为严重。2021年7月至2022年8月,青岛CY有限公司员工李孟欣在未取得证券从业资质的情况下,运营管理相关微博账号,发布股市相关文章吸引客户,通过微博私信和微信等方式与客户联系,向客户推荐股票并收取费用,累计违法所得1.69万元。青岛监管局对其处以1.6万元罚款。
青岛某证券投资有限公司存在聘用未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登记为证券从业人员的员工直接从事营销工作,未建立有效数据治理组织架构等问题,被青岛监管局责令暂停新增客户6个月。
今年1月9日,山东监管局发布《关于对山东阿牛智投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经查,山东阿牛智投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公司内控制度不健全,缺少重大事项审批制度,办公系统与控股母公司未进行有效隔离。二是公司官网中投资咨询业务(投资顾问)人员名单不完整,未列明从业人员所属分支机构。三是销售荐股软件的说明书内容不完整,未对所销售软件产品的局限性和缺陷予以充分、客观说明。
除内部监管外,证券公司、律师事务所、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在日常执业过程中若存在不履职、不公正的情况,同样会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深圳君瑞资产评估所(特殊普通合伙)在对昇辉科技(300423.SZ)2021年、2022年商誉减值评估中不尽职,对公司项目评估不合理,收到监管警示函。山东监管局在对和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现场检查中发现,其在长江润发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龙泉股份(002671.SZ)2022年年报审计项目中存在内部管理、质量管理体系、独立性等问题。
私募领域问题较多
投资管理公司、私募基金公司作为市场中的重要机构参与者,其经营活动近年来暴露出诸多问题,成为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对象。
今年2月7日,济南乐知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管理新动能1号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过程中,未谨慎开展基金宣传推介,未能恪尽职守,履行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义务,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被山东监管局出具警示函。
2024年,青岛裕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青岛青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出借期货账户的行为分别被监管部门处罚30万元,同时,借入人公衍峰被处罚20万元。
对于私募机构,监管部门重点关注其内部制度合规完善、产品运作和信息披露情况。信泉和业(济南)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产品收到投资标的诉讼执行款未向基金投资者披露,被要求责令整改。青岛海丝泉宗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私募基金财产对外提供借款。监管部门对私募基金公司大多采取现场检查的方式,内部治理、合规展业、信息披露是检查的重要方向。
银行在代理销售基金时也时常出现一些违规行为,不利于对投资者的保护。山东监管局在对潍坊某银行调查时发现,其在基金销售业务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监管部门责令潍坊某银行进行整改。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见习记者 赵帅 记者 石宪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