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2025第52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山东)博览会(下称“医博会”)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7万平方米的展区内,2000余家国内外医疗企业携2万余种新品亮相,从高端影像设备到智能手术机器人,从AI诊断系统到微生态医疗产品,无一不彰显着医疗科技的蓬勃生机。

在“AI赋能医疗”主题展区,一台台智能机器人成为焦点。骨科手术机器人以毫米级精度完成模拟操作,康复外骨骼设备通过传感器实时调整助力模式,口腔种植机器人仅需单次扫描即可生成三维种植方案……这些技术让精准医疗成为可能。
AI驱动下的升级
本届医博会以“关爱生命,呵护健康”为主题,但更深层的命题是“科技如何重塑医疗生产力”。据观察,山东医疗行业企业正以AI技术为核心,推动产业从“制造”向“智造”跃迁。
“我们的步态训练机器人能模拟真实行走模式,帮助患者重建神经反馈。”山东泽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泽普医疗”)展台前,工作人员向观众演示自主研发的智能康复设备。这款全球领先的五轴联动康复机器人运用镜像步态技术和力触觉反馈系统,填补了国内高端康复设备空白。


泽普医疗的突围之路也是山东医疗企业技术创新的缩影。过去,高端康复设备长期被欧美垄断,而泽普医疗通过“AI+仿生学”的深度融合,不仅实现了产品的国产替代,更将市场拓展至俄罗斯、东南亚等27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其业绩增长率超220%,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医博会现场,新华医疗内镜消毒的AGV机器人来回走动,吸引了不少参展商驻足。这是新华医疗为医院和医疗机构提供消毒供应中心系统解决方案的一个产品展示。
新华医疗打造了齐鲁医院智慧化内镜中心,该中心实现了从患者预约到内镜消毒全流程由AI系统管控,设计诊疗量达10万人次/年,却无需人工干预洗消、物流等环节,通过自动导引运输机器人实现自动配送和双门洗消机洁污分离。

截至目前,新华医疗已完成1.1万多家医院及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的设计、改造、实施,1000多家内镜中心系统方案的设计、实施,6000多家内镜清晰消毒中心方案的设计、实施,推动医疗流程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
医博会上,山东星之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星之诚”)的湿性愈合敷料、医疗美容与康复康养产品吸引了新用户的眼球。该公司正在进行智能化和数字化的转型,二期生产车间引入自动化设备和全三维数字化设计技术,实现生产流程的智能化管理。
“我们以‘创伤修复’为核心,重点拓展‘医疗美容’和‘康复康养’两大领域。去年发布了重组胶原蛋白医美产品,推动医美产业链协同发展。”星之诚董事长邵星之介绍,未来,随着老龄化加剧和消费医疗需求增长,星之诚在康复康养和医美领域的布局有望成为新增长极。

作为山东“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载体,济南国际医学中心携园区企业集体亮相。其中,以色列高科技医疗公司阿瑞尼塔山东公司带来的一款心血管CT扫描仪,以“单次心跳完成全心扫描”的黑科技亮相。

经济导报记者现场采访获悉,济南国际医学中心汇聚了微生态医学、数字医疗等前沿领域,目标是打造千亿级医疗健康产业集群,其中,齐鲁中科现代微生物技术研究院等机构正推动精准医疗解决方案落地。
山东医疗行业的新质生产力不仅体现在技术突破上,更在于产业生态的重构。比如,AI重构医疗场景,AI影像系统将肺结节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8%;基于大数据的肿瘤治疗方案实现“千人千策”;智慧医院系统让床位周转率提高30%等等。
医博会同期举办40余场论坛,其中,“产业链协同”成为高频词。比如,抗衰老健康科技论坛上,微生态衍生产品与基因检测技术结合,开辟精准抗衰老新赛道。
从“跟跑”转向“领跑”,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之下,山东医疗行业企业加快实现创新突围,AI无疑就是新引擎。这场始于技术突破的变革,也终将惠及每一位患者——这也正是医疗创新的终极意义。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初磊)
新闻同期声
“展+会”模式推动医疗行业创新发展
3月15日,由山东省医学会、山东丞华会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医博会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启幕。本届医博会采用“展+会”的创新融合模式,成为推动医疗行业创新发展的平台,助力医疗行业发展。
医博会展示面积7万平方米,吸引了新华医疗、威高集团、泽普医疗、鱼跃医疗、翔宇医疗、美的医疗、GE医疗、飞利浦、西门子、济南国际医学中心、海信医疗、轩尚生物等2000余家国内外企业参展,展品涵盖近2.5万种医疗装备,覆盖高端影像、检验、手术室、康复理疗等多领域。
“AI赋能”是本届医博会的核心亮点,众多参展产品借助AI技术在医疗监测、影像分析、诊疗决策、康复训练等多个关键领域发挥作用。医博会特设口腔特色展区,汇聚了口腔外科、正畸学等多领域前沿成果。
医博会同期举办的40多场活动,涵盖论坛、新品发布和对接会等。如首届黄河医院管理大会暨第五十二届医院管理系列论坛、设备更新政策解读会等,这些活动为行业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搭建交流平台,凝聚各方智慧,助力医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初磊 通讯员 杨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