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比亚迪“全民智驾”济南发布现场
最近,搭载比亚迪“天神之眼”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车型,终于在山东全面上市。经济导报记者亲测后发现,该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在相对简单的路况下,能作出与司机相同的驾驶决策,并且能在驾驶员离开的情况下,自动泊入车位。可以说比亚迪的智能驾驶辅助,已经覆盖了大部分用车场景。
高阶智驾辅助系统曾经是豪车的专属。随着“天神之眼”在比亚迪全系车型的实装,智驾辅助车型的门槛已降至7万元左右。受访经销商希望智驾辅助能借助低门槛实现快速普及,并为汽车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
模仿司机的决策辅助
“合格的智能驾驶辅助,一定要跟司机配合默契,这样司机才能放心将繁琐的操作交给智驾系统来辅助。”在被问到智能驾驶辅助的使用感受时,比亚迪汽车海洋网(济南盛世路骐4S店)资深销售马中辉如是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前段时间,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宣布,比亚迪全系将搭载高阶“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其中,海洋网海鸥智驾版上市价格低至6.98万元到8.58万元。王传福还认为,未来两三年,高阶智驾将成为一项跟安全带、安全气囊一样必不可少的配置。
那么,“跟安全带、安全气囊一样必不可少”的智驾系统又是什么样子呢?随着搭载智驾系统的车型陆续到货,3月15日,经济导报记者联系了盛世路骐4S店,准备亲身体验一番。
试驾车辆正是价格低至7万元的海鸥智驾版。开启智能驾驶拨片后,车辆开始在市区低速行驶,遇见红灯时自动刹车,绿灯亮起时又自动起步。经济导报记者感觉和平时手动驾驶没有太大区别,只是与前车车距保持略小于记者的习惯。
上了高速路,车辆开启自动驾驶准备在匝道汇入主路时,经济导报记者发现后方主路有一辆大货车驶来,速度并不很快。此时,记者感受到自己乘坐的车辆明显提速,并在大货车前方汇入主路,且保持了安全车距。实际上,此时经济导报记者已经决定踩下加速踏板、退出智驾辅助,手动驾驶汇入主路,但很明显智驾系统采用了相同的决策,这也让人对智驾辅助感到放心。
据马中辉介绍,“天神之眼”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采用多传感器融合,29个智驾传感器遍布车身四周,而系统作出的决策,正是车辆基于自身传感器作出的,所以,这更接近于司机的决策逻辑。他表示,“正是相近的决策逻辑,才会让司机与智驾系统配合起来相得益彰,车开起来也更轻松舒适。”
随后,经济导报记者又体验了智能泊车功能。当时的试驾车位稍显拥挤,在相关功能被打开后,智驾系统第一时间准确扫描到了空车位。经济导报记者随后选中该空车位,并离开主驾座位,这辆车居然一把自动泊入车位,这“车技”让一众围观的老司机不住点头。
车企积极布局
今年以来,各主流汽车品牌纷纷布局智能驾驶辅助。年初,长安便提出了“北斗天枢2.0”计划,长安深蓝也推出S05智驾版车型,起售价在11.99万元,未来3年将推出35款数智新汽车;吉利则发布基于AI“世界模型”等打造的“千里浩瀚”智驾系统,率先上市的搭载该系统的全新吉利银河E8,指导价低至14.98万元。
到了今年2月,智能驾驶“先行者”特斯拉携自家FSD悄然入华,售价6.4万元。经济导报记者登录特斯拉官网,发现在“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驶套件”页面下,便有“FSD 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介绍,称未来推出的“受控道路和城市道路 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驶功能”,将使车辆将能够在驾驶员极少干预的情况下完成绝大多数驾驶任务。
在此前的采访中,济南特斯拉中心相关负责人对经济导报记者介绍,如果启动了基础版辅助驾驶功能,车辆将实现保持速度、跟车距离以及保持在车道内行驶;增强版自动辅助驾驶功能,车辆将实现自动辅助导航驾驶、自动辅助变道和自动泊车功能。“需要变道时,只需要开启转向信号灯,车辆就会计算最佳时机、调整车速,安全驶入相邻车道,并继续保持速度和跟车距离。”
业内普遍认为,上述特斯拉“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驶套件”的功能,为现在各品牌的智能驾驶辅助“打了个样”。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开通加强版自动辅助驾驶功能,需要支付32000元。
虽然比亚迪、长安、吉利等厂商将智驾车型价格打到了10万元以内,但市场反响还有待观察。经济导报记者的一位亲友,就在了解到智驾车型即将上市的情况下,毅然决定购买“非智驾版”海鸥,原因是该车型优惠后比智驾版便宜了近万元。马中辉则表示,目前门店中各款车型均配有智驾版和“非智驾版”,销售人员会根据顾客的实际需求来推荐。
智驾或成汽车“标配”
在谈到智驾辅助系统的市场反响时,马中辉回忆起前些年的工作经历。“当时,顾客对新能源汽车不太了解,还有顾客问我们车辆漏不漏电的。”他半开玩笑地表示。
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他发现顾客现在再来咨询,已经能代入自己的用车场景了。不少顾客直接表示,“我开车就是接送孩子上下学,或者我就是想要‘买菜车’,然后再让销售顾问推荐车型。这说明顾客对新能源汽车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
相对于对新能源汽车的充分认知,马中辉坦言,目前消费者对智能驾驶辅助功能还不算太了解,想要充分了解,也需要一个过程。“希望随着市场的逐步培育,更多的顾客会购买智能驾驶辅助车型,同时消费者也一定会了解到,智能驾驶其实就是辅助自己,让驾驶体验更舒适。”
山东省数字经济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张镇,曾经参与过多个汽车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研发。他认为,智驾系统的应用不仅补齐了人工驾驶的短板,更是在一步步解放人力。所以,其实每个人都有辅助驾驶的需求,“所以智能驾驶辅助一定会越来越普及。”他表示。
作为AI领域的专家,张镇认为,“智能驾驶汽车未来会遵循这么一条发展规律,即随着智驾应用的越来越普及,相关软硬件技术、算法一定会不断正向迭代。这种正向迭代反过来会降低汽车的软硬件成本,智驾汽车也将实现进一步的普及。”
张镇认为,汽车工业自诞生到现在已有100多年了,燃油车的发展早已陷入瓶颈,能突破瓶颈的只有新能源汽车。“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成熟,‘三电’这样的硬件技术短时间内难有革命性突破,所以智能驾驶辅助乃至自动驾驶之类的软性技术,已成为汽车工业公认的下一个增长点。”他表示。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杜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