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下午收盘,克莱特(831689.BJ)的股价报收于47.25元/股,创该公司上市以来股价新高。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自2025年开年以来至今,克莱特的股价涨幅高达144.82%,在鲁股板块中异常耀眼。

就在3月14日,克莱特曾披露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称,公司股票最近2个有成交的交易日(2025年3月13日至3月14 日)收盘价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68.97%,根据《北交所交易规则(试行)》的有关规定,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
什么因素推动克莱特的股价一路大涨?
经营情况未发生重大变化
对于股价的异常波动,克莱特表示,公司通过电话询问、口头询问、微信询问等方式,向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持股5%以上股东,在任的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进行了核实,核实结论为:前期公告的事项不存在需要更正、补充之处,未发现可能或已经对本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媒体报道或市场传闻,不涉及热点概念事项;近期公司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关于本公司的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不存在其他可能对股价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
“公司董事会确认,本公司没有任何根据《北交所股票上市规则(试行)》等有关规定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项或与该事项有关的筹划、商谈、意向、协议等,董事会也未获悉本公司有根据《北交所股票上市规则(试行)》等有关规定应披露而未披露的、对本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信息。”克莱特方面强调,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在异常波动期间不存在交易公司股票的情况。
对于今年以来股价的大涨,克莱特方面如何评价?3月17日,经济导报记者拨打该公司证券部门电话,但一直无人接听。
值得注意的是,克莱特的一位股东似乎颇有预见性,提前终止了减持计划。
3月7日,克莱特披露股东提前终止减持计划暨减持股份结果公告称,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深圳市中广核汇联二号新能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中广核汇联二号”)原计划减持不高于73.40万股的股份,但截至目前,该股东实际减持54.6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7439%;此外,结合自身情况和对上市公司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中广核汇联二号决定终止本次减持股份计划。
经济导报记者查询获悉,中广核汇联二号持有克莱特股份495万股,持股比例为6.7439%。2025年1月22日至3月7日,其减持54.60万股,减持价格区间为23.01元/股至28.75/股,已减持总金额1472.48万元。
事实证明,中广核汇联二号提前终止减持计划非常明智,毕竟,克莱特目前的股价已高达47.25元/股。当然,如果中广核汇联二号以3月17日的收盘价减持上述54.60万股股份,那么其将多收益约1107万元。
迎来多家机构调研
2月27日, 克莱特披露的2024年年度业绩快报公告显示,报告期内,预计公司营业总收入为5.29亿元,同比增长4.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54.65万元,同比下降9.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143.80万元,同比下降7.06%;基本每股收益0.74元,同比下降10.84%。
据克莱特方面介绍,报告期内,受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该公司收入增长不及预期;募投项目之一“新能源装备研发中心”投入使用,新购置研发设备造成研发费用折旧较上年同期增加;同时,为持续提升研发能力,引进行业优秀技术人员,导致员工薪酬较上年增加。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3月18日,克莱特将迎来限售股解禁。根据最新数据,此次解禁的股份数量为72万股,占解禁前流通市值的1.93%。“限售股解禁通常会对市场产生一定影响,投资者需密切关注相关动态,并结合该公司基本面和市场环境,审慎决策。”华北地区一家券商的业务经理郝庆对经济导报记者分析,限售股解禁并不意味着股东会立即减持,具体操作还需根据股东的策略和市场情况而定。相关公司的股价走势将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业绩、行业趋势以及市场情绪等。
2月18日, 克莱特披露了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据悉,2月14日至2月18日,首创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国元证券等近20家机构对该公司进行了调研。在本次投资者关系活动中,克莱特有关人士介绍,公司主营业务是设计开发、生产销售轨道交通风机、冷却塔和空冷器风扇、海洋工程和高技术船舶风机、能源通风冷却设备、核电通风机、制冷风机、特种工业通风机等通风与空气处理系统装备及其配件。公司持续增加研发投入,2024年陆续开发了电池热保障系统、ECL630-1数据中心用离心风机等,其中ECL630-1数据中心用离心风机实测能效指标效率达84.45%。
2024年上半年,克莱特轨道交通风机收入占比31.99%,海洋工程风机收入占比20.61%,制冷通风机及配件收入占比19.40%,冷却塔空冷器风扇收入占比17.76%,能源通风冷却设备收入占比10.24%。
克莱特方面透露,公司自2006年就开始与GE公司接触,2008年开始陆续在海工、风电、轨道交通、燃气轮机、油气等应用领域开展合作,产品主要为其系统动力提供通风散热。这种合作不仅助力GE公司优化了供应链,也使得公司获得了与其协同开发的机会;此外,公司继续深耕核电领域通风机,组建了一支专业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核电风机研发团队。公司2024年在核电领域取得了较好的业绩,截至2024年底,公司核电领域在手订单1.41亿元。
“公司以提供低碳冷却方案、服务未来绿色能源为发展战略,致力于提供高可靠性工业装备环境综合解决方案,打造资源共享的生态圈,同时促进技术融合驱动控制流体热管理材料研发以及细分市场行业应用经验的推广,致力于研发智能化、包容性高、标准化的升级换代产品。”克莱特表示。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杜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