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公司
“1元股权转让+债务承接”!青达环保转让渔光互补项目
来源:大众新闻·经济导报   加入时间:2025-3-19 10:11:16  

3月17日晚,青达环保(688501.SH)披露,公司将全资子公司青岛兴盛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青岛兴盛达”)持有的120MW渔光互补项目以股权转让的方式转让给新能星洲(胶州市)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新能星洲胶州”)。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此次股权转让的特别之处在于,收购价款仅为1元,而新能星洲胶州将承接青岛兴盛达的相关债务54678.85万元。

转让120MW渔光互补项目

据悉,基于公司战略发展需要,青达环保及子公司济南远达和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兴盛达已与市瑞能源技术(上海)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市瑞能源”)签署四方合作协议及补充协议约定,青岛兴盛达拟投资建设胶州市李哥庄镇120MW渔光互补项目(下称“渔光互补项目”)。渔光互补项目建设完成并网发电后,市瑞能源指定新能星洲胶州收购青岛兴盛达100%股权。

截至公告披露日,渔光互补项目已经建成并网发电并通过验收,青岛兴盛达已完成配套制氢项目的剥离。经各方协商签署预收购协议补充协议,最终确认项目总投资金额为54678.85万元。

根据预收购协议的约定,新能星洲胶州通过承债式股权转让完成青岛兴盛达100%股权收购,股权收购价款为1元,新能星洲胶州承接青岛兴盛达所负债务54678.85万元。截至2025年1月底,青岛兴盛达负债总额为51808.14万元,其主要差异为进项税差异所致。

据披露,青岛兴盛达成立于2022年7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一般项目包括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发电技术服务;工程管理服务等;许可项目包括供电业务;建设工程勘察;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等。

财务数据显示,2025年1月青岛兴盛达实现营业收入0元,净利润为-169.27万元。截至2025年1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51595.78万元,净资产总额为-212.36万元。

此次交易完成,青岛兴盛达将不再是青达环保的子公司,而与公司之间的关系将变为业主方与总承包方。青达环保预计通过为青岛兴盛达提供渔光互补项目EPC服务,将对公司2025年的收入和利润总额产生积极影响。

“此举旨在优化公司资产结构和整体经营情况,提升公司现金流动性,平衡和控制公司经营风险,符合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及未来发展需要,不存在损害中小股东合法利益的情况。”青达环保表示。

定增事项已获上交所受理

公开资料显示,青达环保致力于节能降耗、环保减排设备的设计、制造、销售和安装服务,为电力、热力、化工、冶金、垃圾处理等领域的客户提供炉渣节能环保处理系统、烟气节能环保处理系统、清洁能源消纳系统和脱硫废水环保处理系统解决方案。公司主要产品为炉渣节能环保处理系统、烟气节能环保处理系统、清洁能源消纳系统、脱硫废水环保处理系统及零配件。

财务数据显示,青达环保资产负债率逐年增长。2021年到2023年以及2024年9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5.53%、51.07%、52.74%、65.43%。

“本次交易涉及的120MW新能源项目规模,相当于国内中型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其EPC服务收入兑现进度将成为后续观察重点。值得注意的是,企业资产负债结构是否因债务转移得到优化、技术输出能力能否支撑持续盈利,是评估该战略成效的核心维度。”有市场观察人士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在资金方面,青达环保也出现紧张的局面。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青达环保应收账款、存货账面价值合计13.86亿元,占资产总额的比例为51.58%,应收账款、存货两项资金占用较高。同时,2024年前三季度,青达环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1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1.15亿元,同比下降90.8%。

为缓解资金压力,青达环保此前发布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公司拟向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王勇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1457.7259万股(含本数),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该定增事项已于近日获得上交所受理。

青达环保表示,通过本次发行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公司可以有效缓解资金压力,降低财务费用,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将有所下降,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将得到一定提升,偿债能力进一步增强。

日前披露的2024年业绩快报显示,青达环保业务实现稳定增长。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14亿元,同比增长27.70%;实现归母净利润9414.29万元,同比增长8.61%。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杨佳琪)




编辑:付建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