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瑞众保险举牌中信银行H股,引发市场关注。2025年以来,已有新华保险、平安人寿、中国平安、阳光人寿、长城人寿等6家保险公司对10家上市公司股票进行增持,触发举牌,彰显积极入市之势。记者梳理发现,鸿鹄基金首期500亿元已全部投资落地。作为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的重要举措,该基金由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联合发起设立,各出资250亿元,并采用市场化、法治化的投资策略。
保险资金加速入市不仅有助于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增强市场稳定性,同时还能有效提升保险公司投资回报,助力长期资产负债管理的平衡,可以说有助于实现市场与险资的双赢。
商业保险资金来源稳定、偿付周期长,是典型的长钱。截至2024年末,我国商业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约32万亿元,并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稳步增长。作为“耐心资本”,通过拉长考核周期,保险资金能够在市场短期波动中保持战略定力,专注于长期价值的创造。同时,在当前利率下行的环境下,推动险资入市不仅有助于实现资金、资本和资产的良性循环,还能提高保险资金配置的灵活性,促进其资产的长期保值增值。
此外,保险资金正面临投资收益率下降的挑战。特别是在预定利率下调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在资产端的投资收益率难以覆盖长期负债成本,利差损风险逐步加大。优化投资结构、提高长期回报已成为行业共识。以鸿鹄基金为例,其投资逻辑围绕“长期持有、逆周期配置、价值投资”展开,优先配置治理结构健全、竞争优势突出、盈利模式稳定的上市公司。在市场低迷期,基金坚持逆周期布局,降低短期市场波动对投资决策的影响。此外,鸿鹄基金还建立了适应长期投资的考核体系,将传统1年的考核周期延长至3年以上,重点关注总投资收益率,并兼顾综合收益率,以减少短期市场波动对投资评价的影响。
近年来,监管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持续引导险资加大权益市场投资力度。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关键在于打通制度“卡点”和“堵点”,为保险资金提供更加完善的投资环境。险资企业应继续坚持长期投资策略,强化投研核心能力建设,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践行长期投资与价值投资理念,努力实现资本市场发展与保险资金稳健收益的双赢局面。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戚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