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山东国资
山东成立低空场景创新智库联盟!国资鲁企加速入局,低空经济借势“起飞”
来源:大众新闻·经济导报   加入时间:2025-3-21 16:45:54  

山东国资国企正加速入局低空经济赛道。日前,以“聚智同行 逐梦低空”为主题的山东低空场景创新研究院(智库联盟)(下称“智库联盟”)在济南成立。

智库联盟由济南市市属国企济南产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济南产发集团”)旗下济南市工程咨询院发起,联合山东交通学院航空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济南低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才融合标准化研究院(山东)有限公司、浪潮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行、济南产发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控股企业济南科技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组建。通过集团化运作、基础设施投资和产学研协同,山东正加速形成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布局。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智库联盟将充分发挥产学研深度融合优势,做好决策咨询,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全面深入的咨询服务,为低空经济的稳健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负责智库联盟运营管理的济南市工程咨询院院长牛艺光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此外,济南市工程咨询院还负责搭建智库联盟的组织架构和制度流程体系等,共建单位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产业运营等方面共同开展深度合作,从而推动更多合作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牛艺光还透露,智库联盟将引领科技创新,集中优势力量,共同开展科研攻关与技术创新,并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发展,结合地方需求,推进低空物流、旅游观光、应急救援等领域示范项目落地。

对智库联盟的打造,济南产发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郑莹莹表示,济南产发集团将依托在资源整合、产业协同、资本运作等方面的优势,与各成员单位紧密合作,为智库联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深化合作,与各成员单位携手并进,共同探索低空经济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济南产发集团近期披露的2024年三季度财务报表显示,2024年1月至9月,济南产发集团营业总收入59.22亿元,净利润475.99万元。

据介绍,作为综合性创新平台,智库联盟旨在集“政策研究、产业规划、项目招引、技术创新、人才服务、应用示范”于一体,将聚焦于低空场景的包装策划、技术应用、标准制定及商业化路径探索,成为连接政府、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的桥梁,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国资国企身影凸显

加速推进的山东低空经济赛道上,随处可见国资国企的身影,这其中既有大体量的省属国企,也有分散在全省各地的地方国企。

比如,山东高速集团去年就已经完成《山东高速集团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规划报告》的编制单位招标工作,为下一步规划建设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提供科学依据。山东高速城乡发展集团已经围绕低空经济展开切实行动,正在与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青岛市城阳区等积极对接,争取低空经济应用场景融入智慧城市交通及智慧城市建设。

上述提到的参与智库联盟共建的济南低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亿元,由济南市属国企济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控股。据介绍,公司成立后将致力打造集低空飞行服务、通航作业飞行、机场管理运营、通用航空智造于一体的综合性低空经济产业平台。

山东省创新低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2024年9月成立,由当地国企枣庄交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济南市平阴县财政局独资国企山东金宇通用航空有限公司2024年11月以9.24亿元中标平阴县低空经济30年特许经营权项目,负责飞行执照培训、航空器托管等运营服务。

日照交通能源发展集团于2024年12月成立日照低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聚焦低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低空物流运输及产业项目开发,探索低空物流、城市治理等应用场景。

在济南市,除了济南能源集团,济南钢铁集团成立了时代低空(山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山东济钢空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本月,济南市章丘区泉域低空产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该公司由山东龙山产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实控人是章丘区财政局。

集团化运作趋势

“低空经济”今年再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有望成为“低空经济基建年”。去年以来,山东省和济南市分别出台了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国资国企在低空经济赛道上的布局紧锣密鼓。

继上述智库联盟成立之后,日前,低空经济产教融合高端研讨会暨济南低空经济市域产教联合体成立大会在莱芜职业技术学院举行。目前,山东低空经济产业链体系已初步形成。

据相关机构测算,2030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达2万亿元,到2025年,低空经济对中国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值将达3万亿至5万亿元。

据业内人士分析,山东国资国企在低空经济赛道上的布局,不止于基础设施的投资,更是呈现出集团化运作的趋势,同时,在产学研协同方面,智力支撑、人才培养等也在同步跟进。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王伟)




编辑:付建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