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对《济南市人才政策“双30条”(2025版)》进行解读。

济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公务员局局长、市委人才办常务副主任王玉跃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人才政策是一座城市最好的邀请函。近年来,济南市聚焦“人才政策在同类城市中始终保持比较优势”这一目标,时时对标外地先进城市,持续优化济南人才政策“双30条”,为广大人才来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和全面保障。2024年,济南常住人口增速翻倍提升,新增青年人才超过15万人,人才资源总量突破287.5万人,济南连续3年获评“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入选2024年“全国人才友好型城市”。
近期,按照“更有效、更精准、更具针对性”的原则,对政策再优化、再丰富、再提升,修订出台了济南人才政策“双30条”(2025版)。政策修订主要做到“四个更加突出”。
更加突出服务产业,持续贯通全链条人才支持体系。构建起了涵盖顶尖人才、产业领军人才、青年创业人才、技能人才的全链条人才支持体系,使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和产业发展需要。年轻人是城市活力的源泉,本次政策修订,加大对青年科创人才特别是创业人才支持力度,新增3项具体政策,每年新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其中:新增青年科技人才创业支持政策,每年遴选10名左右创业人才,每人给予一次性50万元资金支持;新增海聚泉城专项人才“蓄水池”支持政策,每年遴选15名左右高层次人才,每人给予50万元资金支持;新增博士后创业支持政策,每年遴选10个左右处于初创阶段的博士后创业企业,每个给予30万—50万元资金支持。
更加突出多元赋能,持续完善全要素创新创业体系。此次政策调整,叠加导入平台载体、金融对接、配套服务等多维度支持政策,加速提升济南对人才的磁吸效应。平台搭建方面,新增支持科技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相关政策,整合全市各类平台载体,广泛链接海内外人才项目、赛事引才项目等优质资源,打造全市“1+N”项目孵化矩阵,根据成效给予最高2000万元支持。金融支持方面,成立首期3亿元的海右人才基金,带动形成“财政引导基金领投、市场化基金跟投”的雁型科创基金投资矩阵,以“耐心资本”“大胆资本”陪伴人才成长成才。配套服务方面,探索构建科技创新容错免责机制,打造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制度环境,让广大人才轻装上阵,心无旁骛创新创业。
更加突出校地融合,持续打造全方位协同联动体系。发挥省会科教资源丰富优势,大力支持校地融合发展,本次政策调整,充分吸收新修订出台的《济南市深化市校融合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2025版)》相关内容,更大力度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产业融合发展,更高效能促进科技成果在济落地转化。
更加突出生态营造,持续优化全周期人才服务体系。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倾力构筑“天下泉城、人来无忧”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体系,以高品质人才生态带动人口引力、发展动力、城市活力整体跃升。本次政策调整,提出健全人才政策常态化宣介机制,办好海右人才节、“双创”大赛、大学生开学毕业“双典礼”等特色引才活动,持续擦亮济南城市人才IP品牌。此外,对人才关心的住房安居、子女教育、医疗保健等问题,进一步完善服务内容,优化服务举措,推动全市人才服务体系更具特色、更有温度。
今天的济南,正在拿出最大诚意、最实举措、最优服务,让人才站C位、当主角。3月20日,济南全城在行动,以一座城的礼遇,接续举办“天下泉城聚天下英才”中国·济南第三届高层次人才招引大会,组织2000余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优质职位3万余个,吸引海内外超5万名人才到场,各项数据刷新同类人才招引活动纪录,济南城市吸引力持续增强,人才集聚度持续提升。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刘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