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导报原创
净利润大降97.83%!蒙牛业绩承压背后
来源:大众新闻·经济导报   加入时间:2025-3-27 14:33:54  

3月26日晚,蒙牛乳业(02319. HK,下称“蒙牛”)发布2024年度业绩公告。财报显示,由于乳制品行业供需不平衡,消费需求不及预期,该公司当期实现收入886.75亿元,同比下降10.09%;其权益股东应占利润1.05亿元,同比大幅减少97.83%。至此,蒙牛迎来了近8年来较为严重的利润滑坡。

事实上,蒙牛业绩下滑背后有着多方面原因。从市场层面看,原奶供需矛盾突出,消费需求远不及预期,给乳制品行业带来巨大挑战,蒙牛也难以独善其身;从内部来看,该公司此前收购的资产表现不佳,对整体业绩造成了拖累。

资产整合遭遇挑战

上述财报显示,面对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行业周期性调整以及乳制品行业供需不平衡等多重挑战,蒙牛全面推进“一体两翼”战略,通过一系列精细化管理举措提质增效,全年实现收入886.75亿元,同比下降10.09%。该公司积极应对外部挑战,实现经营利润72.57亿元,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至8.2%。

值得注意的是,蒙牛此前收购的资产表现不达预期。其中,附属公司贝拉米预计年度亏损,蒙牛需对其商誉及相关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拨备,减值金额预计38亿至40亿元;联营公司现代牧业因乳牛相关公允价值变动及商誉减值等,录得净亏损,致使蒙牛相应录得应占亏损约7.9亿至9亿元。

经济导报记者获悉,自2013年开始,蒙牛先后收购了雅士利、贝拉米,并购妙可蓝多,与现代牧业进行联营合作,以扩大其在奶粉、奶酪、上游供应链等方面的业务版图。

2024年,贝拉米预计录得亏损,将计提相关商誉和无形资产减值,现代牧业将计提相关生物资产减值亏损和商誉减值,这些都对公司业绩造成了拖累。

收并购公司拖累蒙牛业绩,此前也曾发生过。

比如,曾被蒙牛斥资百亿拿下的奶粉品牌雅士利,被收购后经营情况反而走了下坡路,其营收从2013年的38.9亿元下滑至2016年的22亿元,并陷入亏损。因其业绩承压,蒙牛2016年对雅士利确认了22.54亿元的商誉减值准备,导致集团当年增收不增利。由于长期亏损,雅士利已于2023年7月完成私有化从港交所退市。

2019年,蒙牛以14.6亿澳元收购的澳大利亚奶粉品牌贝拉米,因后续婴配粉业务经营不及预期,在2021年和2022年分别计提6.20亿元、7.42亿元的商誉减值,对蒙牛利润造成了影响。

“蒙牛近些年扩张得太快了,收并购之后,对这些资产进行有效整合以及高效管理对蒙牛来说难度不小。”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观察人士对经济导报记者分析。

蒙牛迎来了近8年来较为严重的利润滑坡,其有何应对举措?相关并购项目拖累业绩,是否说明战略失策?乳制品行业面临供给和需求端的双重压力,将如何应对这种局面?3月26日,经济导报记者将采访提纲发至该公司官网披露的三个电子邮箱,但至截稿未获回复。

谋求轻装上阵

不论是现代牧业,还是贝拉米,都曾被蒙牛寄予厚望。前者作为中国最大的原奶供应商之一,在蒙牛入股之时,被认为是蒙牛加强对上游产业链控制的战略之举;后者则寄托了蒙牛打开奶粉市场,打开第二增长曲线的希望。

在上述受访人士看来,蒙牛这些年的“买买买”之举目的性很明确:尽可能掌控更多的上游奶源、丰富品类,以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此外,选择何时计提商誉减值也是一门学问。蒙牛此番选择大手笔地计提商誉减值,其实就是向外界传递其主动将雷“引爆”,转变方向、轻装上阵的决心。

蒙牛2024年度业绩公告中提到,2024年乳制品行业因原奶供给过剩及需求不及预期,供需矛盾凸显,整体市场短期内压力仍存。蒙牛进一步拓展丰富新品类,打造多元新场景,加速To B渠道和专业乳品的拓展。

分业务看,蒙牛液态奶常温板块去年供需矛盾突出,其常温事业部主动推动渠道库存回良,坚持稳价盘策略,加速构建高质量发展范式;渠道市场拓展方面,常温事业部深挖下沉市场潜力,强化经销商赋能。 在保持C端业务优势的同时,集团深度入局B端行业,旗下专业餐饮品牌与多家连锁品牌达成战略合作。

对于低温品类,行业仍有下滑但速度放缓。鲜奶业务面临下滑挑战,蒙牛鲜奶事业部逆势增长,连续四年实现盈利,每日鲜语保持高端鲜奶市场份额第一。 冰淇淋业务面临挑战,但消费者需求变化和新消费场景为其注入新势能,其冰淇淋事业部积极做出战略调整。

东亚证券研报指出,蒙牛2024年下半年盈利明显改善,预计今年趋势将持续,随着内地的奶类市场供需不平衡的情况逐步改善,原奶价格低位趋稳、市场竞争趋缓和低成本入库优势持续,加上该公司经营利润率改善,配合内地支持消费政策等,预期蒙牛收入、毛利、经营利润率和纯利等财务指标今年将随整体市场回暖而提升。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杜海)




编辑:付建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