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成形”的图景徐徐展开一幅真实的城市画卷。今年是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下称“起步区”)批复建设4周年,也是“五年成形”的关键一年。
作为“五年成形”的冲刺之年,起步区以一组硬核数据交出高分答卷: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8.5%,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0.8%,规上工业增加值飙升34%,12项经济指标增速领跑全市,9项指标贡献度跻身前列。这片798平方公里的热土上,“五年成形、十年成势、十五年成城”的蓝图正加速转化为现实。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全市第一,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超130%。”在3月2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起步区经济发展部部长牟晓丽概括发展态势隐含三个“最”——项目推进最快、产业含‘新’量最高、绿色转型最深。
12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领跑全市
过去这一年,起步区主要经济指标延续高位增长态势。18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12项指标增速排名全市第一,9项指标贡献度跻身全市前列。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8.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8%;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2亿元,税收收入20亿元,较上一年实现“双翻番”。
本场发布会以“项目提升年·奋战开门红”为主题。2024年,起步区11个省级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达137.4%,26个市级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达139.8%,在济南市重大项目现场观摩综合评议中再登榜首,项目投资加力提速。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起步区“五年成形”目标之前最后一个完整年份。站在“五年成形”倒计时节点,起步区已锁定2025年目标:GDP增长8.5%,冲刺“十四五”收官战。
可以说,起步区不仅是济南的新窗口,更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国家实验室”。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规划启动、200家高新企业构筑“热带雨林”的生态,都为起步区从“施工图”到“实景画”的战略跃迁带来了创新裂变。
汇聚发展动能向未来
2024年,起步区获批全省唯一综合智慧能源试点、全市唯一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试点示范叠加突破,通过未来产业的加速布局,济南起步区逐渐浮现出一座未来之城的模样。
牟晓丽介绍,起步区启动编制《起步区未来产业发展及山东未来产业园建设实施方案》《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发展规划》,200MWh(兆瓦时)机械势能项目入选省能源局新型储能项目库。低碳发展底色持续擦亮,印发《起步区碳达峰工作方案》《起步区能源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编制《起步区绿色低碳发展五年行动计划》。
起步区加快“成形起势”步伐,驰而不息抓创新、强产业、促发展、优生态,含“新”量、含“绿”量、含“金”量显著提升,持续探索绿色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聚焦产业升级,起步区打造绿色经济新增长极。印发《起步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实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产业机会清单》等系列文件,创新了从规划到行动、到招引的产业发展路径和从“给政策”到“给机会”的转变模式,形成了以新能源汽车、高效太阳能电池、氢能源等新能源研发与应用为主要业态的大制造产业,产业规模上千亿元。
深化结构转型,创建智慧能源新示范。都市阳台二组团等“地热能+”项目加快建设,供暖面积将达到22万平方米。光大环保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等项目并网运行,年发电量约4.3亿度,带动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75%以上,新能源利用率显著提升。构建“H”型“骨架”电网,启动500千伏先行变电站和220千伏萃青、北起等变电站建设,能源骨干网络加速成型。建成投运国内首座全要素绿色低碳车网互动充换电示范站。
和美蓝绿空间居和行有“新”意
起步区厚植生态本底,铺展了一个人与自然共生的新画面。《起步区生态保护规划》编制,构建出“一河七廊、四泽八苑”的和美蓝绿空间格局。
这个空间,居和行处处透露“新”意。

创新营建模式,起步区树立绿色建筑新标杆。推进绿色建筑,城镇新建民用建筑绿色建筑达标率100%,政府投资及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二星级及以上标准。目前,在建绿色建筑约1400万平方米,竣工约320万平方米。聚焦重点环节节能降碳,探索推广建筑师负责制,发展装配式建筑,试点推行全过程BIM技术应用,逐步建立绿色建筑全过程监管服务机制。11个项目被列为山东省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创建项目。
重构交通范式,起步区绘就低碳出行新图景。合理规划布局区域绿道、城市绿道、社区绿道三级网络,形成内外衔接、区域联动的城市绿道体系。提升新建车站、TOD节点等交通设施绿色化智能化水平,集中规划建设一批集加油、加气、加氢、充换电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能源供应点。鼓励绿色出行,构建快线、干线、支线等多层次公交网络,12条公交线路高效运行;首批56辆搭载起步区产氢能电池的商用车上路运行,氢能无人机、氢能助力车完成研制,绿色交通场景愈加丰富。
一条黄河生态风貌带蜿蜒于此。截至目前,起步区已完成黄河大桥至凤凰黄河大桥段约11公里风貌带建设,新增林地62万平方米、绿道9公里,初步建立了连续的防护林带,成为市民新的打卡地。
四年蝶变,起步区将“时间表”化为“成绩单”:从一片待垦之地,跃升为绿色GDP增速领跑者;从政策试验田,进化为智慧能源创新策源地。当黄河生态风貌带与千亿级产业集群交相辉映,这座“未来之城”正以“起步速度”诠释高质量发展的深层逻辑——绿色是底色,创新是基因,开放是胸怀。2025年,“五年成形”倒计时开启,济南起步区的故事,开写春天的色彩。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初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