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证监会一次性对德邦证券、五矿证券、方正证券等6家券商的投行业务开出9张罚单,同时对4家券商的8名直接责任人员及负有管理责任的人员进行处罚,处罚手段包括责令改正、监管谈话、出具警示函等行政监管措施。
这一行动释放出强烈信号,彰显了监管部门整治券商投行业务乱象、强化市场“看门人”责任的坚定决心。
从此次罚单所揭示的问题来看,涉及范围之广令人瞩目,几乎覆盖了投行业务的全流程。比如,质控制度执行不到位,使得项目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一些不符合上市标准或存在潜在风险的项目得以蒙混过关;内控流程不规范,导致内部管理混乱,权力制衡机制失效,容易滋生各类违规操作;尽职调查不到位更是对投资者的极大不负责,让投资者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盲目作出决策,增加了投资风险;收费不规范问题则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环境。
以华林证券为例,其个别项目尽职调查不充分、质控与内核核查把关不严、立项程序不规范等问题,直接反映出公司在投行业务运作中的随意性和不严谨性。相关问题长期存在,不仅损害了券商自身的声誉和公信力,更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此次处罚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这是监管部门对市场乱象的有力回应,通过严格执法,向市场传递了“零容忍”的明确态度,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增强投资者信心;另一方面,对违规券商及相关责任人的处罚,也为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促使其他券商加强自我审视,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升业务水平。
在当前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注册制的全面推行对券商投行业务的专业性和规范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券商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中介机构,肩负着筛选优质企业、保障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的重任。只有切实履行好 “看门人” 职责,才能确保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得以有效发挥,促进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监管部门对券商投行内部控制及廉洁从业情况常态化开展现场检查,压严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从严查处投行不规范执业行为,有助于推动券商完善内控体系,提升执业质量,优化投行生态,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杜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