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导报原创
一季度业绩“预喜”!中际旭创预计净利最高达17亿元
来源:大众报业·经济导报   加入时间:2025-4-11 9:24:33  

4月9日晚间,A股光模块龙头中际旭创(300308.SZ)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当期实现归母净利润14亿元至17亿元,同比增长38.71%至68.44%;扣非净利润13.90亿元至16.90亿元,同比增长40.37%至70.67%。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这是该公司继2024年度业绩大幅增长后再度迎来业绩的高增长。那么,中际旭创有何经营“妙招”呢?

股价表现令人担忧

中际旭创主营业务为高端光通信收发模块以及光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对于一季度的业绩预增,中际旭创方面介绍,报告期内,得益于终端客户对算力基础设施的持续建设、资本开支强劲增长带来800G和400G高端光模块销售的大幅增加,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得到大幅提升。

据了解,报告期内,该公司对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等事项确认股权激励费用,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减少约3700万元。但公司发生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事项,使得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加约1400万元,对报告期的业绩产生了一定的正向影响。

早在2月底,中际旭创就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快报。公告显示,该公司2024年全年实现营收238.61亿元,同比增长122.63%;实现归母净利润51.71亿元,同比增长137.90%;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50.68亿元,同比增长138.64%。

“业绩的大幅增长得益于终端客户对算力基础设施的持续建设、资本开支强劲增长带来800G和400G高端光模块销售的大幅增加,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得到大幅提升。”中际旭创彼时表示。

这一表述,与公司对今年一季度业绩预增的解释如出一辙。

不过,与中际旭创持续走高的业绩相比,其股价表现却令人担忧。光模块作为算力板块中细分的AI服务器中算力芯片的核心部件,虽然之前被市场炒过,但在今年相关概念带动下,依旧热度不减。从当前产业发展和市场竞争角度来看,中际旭创已然成为国产高端光模块的核心龙头之一。但从去年10月8日创下阶段新高的185.83元/股后,该公司股价便呈现单边下跌走势,今年4月9日更是触及阶段新低(67.20元/股)。4月10日收盘,公司股价收于77.49元/股,当日涨幅为7.64%,该公司总市值为856.03亿元。从去年10月8日至今年4月10日的半年多时间,中际旭创股价累计下跌超58%。

迎来多家机构调研

4月6日,中际旭创迎来中信证券、上海盘京投资等多家机构的调研。在本次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该公司有关人士介绍,目前正在对相关关税政策进行研究,包括对关税豁免的政策进行研究,对公司产品价值中可豁免的比例进行评估,如果符合要求,则会提交关税豁免申请;自加征关税以后,海外客户目前还没有调整任何的需求和订单,也还没有要求改变现有和公司以往达成的贸易条款;公司目前已经具备全面在泰国工厂生产光模块的能力和出货交付的能力。

“由于公司已经具备全面在泰国生产光模块的能力,所需的进口芯片可以直接发货到泰国工厂进行后续生产。此外,EML光芯片一季度总体还偏紧张,预计从二季度到下半年,随着硅光模块出货比例的提升以及光芯片厂商产能的增长,EML光芯片将得到有效缓解甚至不再短缺。”中际旭创方面表示,长期以来,根据客户需要,公司出口目的地既有美国地区也有非美国地区,且非美国地区的出口比例在2024年已大幅增长。目前的形势下,发往非美国地区的出货量比例有望进一步增长。

据介绍,中际旭创1.6T产品从二季度开始出货量会比一季度增多,但更大量的部署预计会在下半年。今年1.6T产品的整体需求相比去年下半年的预期有所减少,因为客户需求有往后递延的现象,所以1.6T产品的需求也有一定程度的推迟。

中际旭创方面表示,从行业交流可以预计,2026年1.6T产品将得到更大规模部署。此外,在 AI领域,随着各行业对AI的深入应用和推理需求大幅产生,预计对算力的需求将在未来几年内持续增加,并带来对400G、800G和1.6T光模块的大量需求,整个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

“此外,今年全球CSP厂商较为普遍采用以太网交换机技术搭配800G或400G光模块构建AI数据中心,因此800G和400G的需求量仍然是非常不错的。目前,公司仍然维持此前800G和400G的需求指引。”中际旭创称。

在上述调研活动中,有机构投资者询问,近期GTC大会上发布了CPO(芯片封装优化)交换机,CPO技术目前在产业上的进展大概如何?公司在这一领域的研发进展是怎样的?对此,中际旭创方面介绍,CPO从发布到送样测试、从产品成熟再到客户全面接受和大规模部署应用预计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要走,从目前的1.6T到未来的3.2T产品,预计可插拔仍是一个主流和成熟的技术选择方案;公司非常重视所有新的技术,也正在投入力量对CPO技术进行研发。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杜海)




编辑:史飞雪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